集聚5000多名工程師 被稱模具機械行業支付寶
眾造模具云工廠獲評 全國共享經濟經典型案例平臺
日前,在國家發改委,工信部和網信辦、信通院聯合舉辦的“2018互聯網+峰會”上,36家單位被評為共享經濟經典型案例平臺。這其中有兩家寧波的企業,一家是眾造模具云工廠(超級工程師平臺),一家是生意幫。眾造模具云工廠被評為創新類典型案例,同時被評上的還有豬八戒和中國移動等17家平臺,其余19家包括阿里巴巴淘工廠和貨拉拉被評為生產型典型案例平臺。 □通訊員 梅俊杰 金報記者 童云
眾造模具云工廠能接50副
設計一副模具,通常全憑工程師的經驗。哪怕是產值數千億甚至上億元的工廠,它的接單能力也是有限的。一個工廠每月的產能一般在20副以內,要做50副模具幾乎是一項不可能完成的任務。
三年前,林浩民做了一個超級工程師平臺。作為國內首個模具機械行業設計眾包交易平臺,超級工程師整合了全國模具行業的優質工廠資源,集聚了5000多名工程師,通過建立線上交易通道和規則,實現眾包交易閉環,相當于模具機械行業的支付寶。林浩民在眾造模具云工廠平臺上接到模具采購的訂單,可以通過這個平臺眾包給工程師,完成眾包設計,并實現在線評審,直接生成標準化圖紙和加工工藝流程。然后通過線下自營的兩家模具廠,以及平臺上加盟的江蘇、重慶等地的15家工廠。通過標準化流程和數字信息化技術,這17家工廠可以協同制造,實現模具全生命周期的數字化管理。
而眾造模具云工廠目前具備每月50副模具的產能,這還只是一個開始。用眾造模具云工廠CEO林浩民的話說,這個垂直領域的云制造模式目前還在不斷完善。“我們是線上協同化的工廠,傳統工廠一年只能做200副模具,我們甚至能實現2000副。”
協同制造成為“超級工廠”
“我們有標準化控制體系,相比普通工廠質量更穩定,通過數字信息化技術也讓周轉效率更快。”林浩民認為,模具有個天然的屬性,第一次做沒經驗很容易出錯,第二次做同類產品出錯率和成本都要低很多,這完全得益于云工廠累積大量的設計加工數據,通過對大數據計算處理,可以讓模具做到成功。
在企業體質降本增效方面,眾造模具云工廠的綜合效率能提升10%。比如像濾清器底座這樣的產品,正常的模具開發時間在40天,眾造模具云工廠能縮短10天,而且能做到第一次試模就成功。對制造業來說,交期快少出錯就是賺錢。
以林浩民“云工廠為核心的17家模具云”,今年的產值近1.5億,完成了近1000副模具的訂單。這在模具界已經是一個“超級傳統工廠”。北侖1700多家模具企業,還沒有一家產值突破1.2個億。
寧波花大力氣推進智能化改造
寧波職業技術學院教授王孝坤認為,模具是智能制造最難的一個環節。因為模具是個性化的,帶有創意的,而且沒有價格標準。但智能制造又需要批量生產。眾造模具云工廠則按照產業鏈和生態圈的概念,連接了設計、加工制造、商務、質量檢測、售后服務等不同的要素。這個垂直領域的試點成功,那么和模具有關的上下游企業就能打通,比如零部件企業、整裝企業、總成企業,再到主機廠。
在企業智能化改造的進程中,寧波提出了“實施三年大改造、實現兩個全覆蓋”的工作目標,力爭到2020年,培育10家全國先進的智能工廠/數字化車間、100家智能制造工程服務公司和集成商、1000家向工業4.0邁進的智能制造企業。
自2017至2019年,市財政每年安排3000萬元的財政專項資金,用于支持智能化改造診斷服務和初步解決方案設計。寧波市經信委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,截至11月,全市累計已有1326家規上企業完成了智能化改造診斷。
文章來源:http://qfcloud.cnepaper.com:8080/h5/xdjb/html5/2019-01/02/node_8.htm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