壓鑄生產是離不開壓鑄模的,模具質量的優劣直接影響到企業的正常生產,乃至企業的經濟效益、職工的工資收入等。一個設計優良的壓鑄模具可以最大限的發揮設備的生產效率,有效地降低壓鑄生產的能源費用,降低壓鑄件的廢品率;那么,為使模具質量有一個大的提高,我們應該做些什么呢?
加強新模具入廠檢驗,確保其質量滿足本企業的使用要求,必然成了我們的工作重點。下面對如何做好模具的驗收工作,做簡要的闡述。
模具入廠后的檢查驗收
1.1模具安全性的評定
安全生產是一個企業生存的根本,模具的安全性也是模具重要特性之一,模具的安全性不足會對今后的生產帶來極大的隱患,嚴重的可致人傷殘。
1.1.1吊裝孔的驗收
模具的吊裝孔必須滿足雙方簽訂的技術協議的有關規定,確保模具吊裝平衡(吊裝平衡包括模具整體吊裝及動、定模分體吊裝兩個方面);這就要求在制作吊裝孔的位置時,進行充分的考慮。
對于大于15Kg的模具零部件必須要有吊裝孔,模具吊裝孔的位置應便于今后模具的維修保養,而不是隨便做一下就行。
模具吊裝孔的精度檢查相比數量和位置來講更為重要,必須對吊裝孔的精度進行檢驗,這些吊裝孔應達到H7的標準,深度應不小于同規格吊環的螺紋長度;之所以特別的強調吊裝孔的精度問題,是因為,在模具的驗收過程中經常發現吊裝孔的螺紋底孔過大,與吊環螺紋配合不好,甚至會導致在模具吊裝過程中出現螺紋滑扣,模具脫落造成人員傷害、模具設備損毀等安全事故。
1.1.2模具滑塊彈簧的驗收
如圖1所示,基本上每一個滑塊上都要用到限位彈簧組件,保證開模后的滑塊位置可靠,避免出現滑塊自行移動導致的滑塊與斜導柱相撞。合模時該彈簧在滑塊的帶動下被壓緊,如果在裝配過程中出現誤差,彈簧完全被壓緊后的長度L大于彈簧內部螺桿剩余的有效長度,合模時會使螺桿從兩端滑脫,從而彈簧崩出,造成人員傷害的安全事故。